图片展示

   020-84681333

搜索

农历七月十六-处暑

发表时间: 2021-08-23 16:15:08

作者: 君有私人医生

浏览:

处暑节气即将到来,农历的七月十六就是处暑交节的时间,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也是七月的中气。所谓“处暑”也就是“出暑”,意思就是暑气至此而止。


 

哪个季节最容易犯困?


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气候特征,春暖夏热,秋凉冬冷。而这些气候特征也会影响人们的睡眠,比如冬季天气寒冷,白昼短黑夜长,最舒服的事情莫过于早上睡到自然醒了。而夏季白昼长黑夜短,往往是睡眠不足,白天总喜欢打盹。


俗话说:“春困秋乏夏打盹,睡不醒的冬三月”,这句话也是爱睡觉的人最喜欢的口头禅之一。不过夏季炎热,冬季寒冷,人们睡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春秋两季不冷也不热,为啥也容易犯困呢?

 


其实春困秋乏”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,人们在夏季最容易出汗,大量的出汗就会造成人体的水盐消耗过多,代谢失调,从而导致肠胃功能减弱。夏去秋来,人们刚刚经历的夏季的过度消耗,是最容易出现乏力的现象。

虽然立秋代表着秋季的到来,但是处暑才是天气凉爽的开始,从处暑开始,人体的水盐代谢逐渐进入到一个恢复的状态,包括消化系统以及血管负担都在恢复,所以就会感觉到“秋乏”,于是人们就开始用食物来补充身体,以缓解“秋乏”。

 

老人说:处暑要“3吃3不吃”,分别指的是啥?

 

吃酸不食辛


每个季节都有与之对应的五行,春季属木对应肝,夏季属火对应心,长夏属土对应脾,秋季属金对应肺,冬季属水对应肾。所以秋季是养肺的季节,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肺主秋,肺收敛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补之,辛泻之”。

所以处暑之后要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,比如西红柿、茄子、马铃薯、葡萄和梨等,主要以润肺养肝为主,这些食物也可以适当缓解“秋乏”。处暑之后应该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,比如辣椒,大蒜,葱姜等,因为这些食物是向外发散的。

 


吃瘦不吃肥


处暑之后,天气逐渐转凉,此时可以食用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,比如鸡蛋、瘦肉、鱼类以及豆制品等。在处暑那一天,民间还有吃鸭子的习俗,因为七月的鸭子是最肥美的,俗话说: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,“七月半鸭,八月半芋”,说得就是处暑吃鸭子。



不吃肥的意思就是少吃一些脂肪过多油腻的食物,因为处暑之后,温度逐渐降低,血管以及血液正处于恢复状态。如果脂肪过多,就会增加血液黏度,导致血液流速降低,从而增加了心脏的收缩力,会让人更感觉到困乏。

 

吃少不吃多


由于处暑之后是体内代谢恢复的时候,所以无论吃什么食物,都应该以适量为主。一般以七分饱为宜,不能吃太多,导致肚子涨得难受。当然也不能吃太少,比如有些人为了减肥,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,也是不好的。



特别是早餐一定要吃,因为人们经过了晚上的睡眠之后,体内的营养大部分已经消耗殆尽。早餐就如同及时雨一样,给人体补充养分,及时地给大脑补充能量。所以早餐也被称为大脑的开关,如果不吃早餐,人体就会从体内的垃圾中吸取养分,这就好比吃“什么”一样。

 

当然秋季是阳气收敛的过程,也是养肺的季节,俗话说:“忧伤肺,恐伤肾”,所以秋季要避免悲伤和忧愁,尽量收心养性,不感伤,不暴躁,心平气和一切都好。

 

粤ICP备2022048073号-1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330号

科室导航

高端医疗

 

联系我们

总部地址:

广州市南沙区翠瑜街5号自编28号楼114、208、209、307单元

总部电话:020-84681333

电子邮箱:hr@jydoctor.com

邮       编:511458

 

扫一扫

 微信关注我们

 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热线电话
400-12346578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五
在线客服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